论医疗服务质量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

来源: 互联网
随着医院管理体制的改革,我国加入WTO,医院的内外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同时,现代医院的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经营性也越来越强。如何适应医疗市场的变化,不断增强医院的综合竞争能力,实现医院的可持续发展,是现代化医院管理面临的重要问题。提高医疗技术水平,控制病人的医疗支出,改善服务态度和措施,最终提高病人的满意度仍是卫生管理工作的重点。由于医疗服务的特殊性,医疗质量不仅是医院管理的核心,而且是竞争取胜的根本。因此,市场化进程中的各类医院只有加强内部经营管理,在优质、高效、低耗的经营模式下,以质量管理为核心,以成本管理为主线,走质量效益型发展之路,用比较低廉的费用提供比较优质的医疗服务,降低医疗缺陷率,才能为医院获取更多的效益。本文就医疗服务质量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作初步探讨。

  1 提高医院服务质量的重要性

  医疗服务质量是医院永恒的主题,以病人为中心的实质,首先应体现在以质量为核心的诊疗全过程中。正确、及时、安全、有效地诊断与治疗,不但是病人最根本的需求,也是医院对医疗质量应做出的基本保证与应有的承诺。医疗质量不但是病人的生命,也是医院的生命。充分利用医院人、财、物、时间、信息等资源,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是医院管理的根本目的,医院各项管理工作都应以保证质量为出发点,以提高质量为归宿。

  以往医院开展的全面质量管理,包括科室内部自我质控、科室之间交叉质控、医务部门随机质控、质量管理委员会定期检查和对出院病案和统计指标的终末质控等等,有效地提高了医疗质量。但是由于这些质控方法都是医院自我评估,很难体现病人的想法,信息量也不够,有时会发生质量问题责任落实不清。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质量管理就必须把病人对医疗质量满意与认可情况作为衡量标准,把医疗服务质量认证的权利交给病人,把病人能够看得见的、感觉得到的质量评价标准交给病人,由病人来量化评分。一些医院的大胆实践也证明了实施“医疗服务质量病人认证制度”能够有效地提高医疗质量,同时,也有效防范了医疗纠纷。然而,为了实现医院管理现代化必须完成或基本完成标准化建设,这就要求一切评估必须运用事实和数据进行全面的综合评价,实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管理方法,医疗服务质量病人认证亦不例外。

  2 医疗服务质量与服务成本的相互影响

  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国际标准已颁布10多年,全世界大部分国家均不同程度地采用了ISO 9000 标准作为评价质量体系的标准。医疗服务质量与成本是影响医院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群众评价医院的基本内容。现代医疗质量观突出的是以病人为中心的社会—生物—心理服务模式,代表的是医疗技术水平、服务效率、医疗费用,以及社会对医院整体服务功能评价的满意程度。从病人价值的角度上讲,质量无疑是患者价值的核心,为其提供优质医疗服务产品会消耗医院卫生经济资源。分析质量变化与所消耗资源之间的关系,就会涉及质量成本问题。因此,质量管理便是一项重要的成本动因。医疗服务质量与服务成本具有交互影响性:(1)医疗服务质量的提高有助于减少误诊误治、重复检查、无效护理与医疗纠纷,降低病人就医成本,并减少浪费和非增值活动,降低行政运作费用;(2)医疗服务成本的降低,可以节约卫生资源,提高经济效益,使医院更有经济实力来改善就医环境,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和优秀人才,提高医疗服务技术和质量。

  医疗质量效益时期的卫生经济学特征集中表现为:(1)医疗质量效益目标达到有机统一。医院管理的重心逐步从单纯的医疗质量转型为医疗服务质量与医院经营管理的双重重心。质量重心要求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态度、环境优质,体现人文关怀;效益重心要求医院的经济运行畅通、高效、低耗,其连接的基础点是对医疗成本的全面核算与管理;(2)医疗质量、效益目标达到互动发展。质量效益时期的医疗质量与效益不再仅仅停留于相互矛盾制约的对立之中,其互动发展已逐步充实于医院经营运作全过程。此时的医疗质量本身就包含着经济因素:①经济高效益是医疗高质量的物质基础,没有坚实的经济基础,提高医疗质量将是无源之水;②医疗高质量是医院在市场竞争中获胜并取得更大市场份额和经营收益的基本条件,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减少了术后并发症和院内感染的发生,有效降低了医疗服务的重复追加投入,使医院经营效益在与医疗高质量的互动中得以提升;(3)医疗质量效益目标得到双重实现,此时的医院管理应是质量好、效率高、时间省、成本低,卫生资源分布合理,卫生生产力充分发挥,最大限度地满足群众的医疗保健需求,最终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质量成本控制有助于医院对质量成本投入的方向和产品改进措施作出决策;有助于提高医院的知名度,进而获得较高的投资回报率;有助于医院质量成本管理系统的优化,进而提升整个医院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医院要以质量经营为先导,寻求质量与成本效益的互动与统一。

  3 把握内涵,突出重点,加强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医疗服务质量是医院管理的核心。如何使“以病人为中心”落实到实处,真正做到病人至上,其核心就是要保证医疗服务质量。

  3.1 建立健全全方位医疗管理体系 完善规范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管理组织,成立医疗质量管理管理委员会、病案管理委员会、药事管理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医疗安全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输血管理委员会等管理机构。制定切实可行的医疗质量管理方案,定期对医疗、护理、医技、药品、病案质量管理制度和计划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分析、评价,结合医院实际情况提出改进意见。同时,加强约束机制,将检查考核结果纳入医院《综合目标管理责任制》进行奖惩。在医院统一领导下,以职能部门为中枢、科室领导为骨干、全体人员自我监控为基础,形成“人人保科室,科室保医院,医技保临床,后勤保全院”的质量管理保证体系。

  3.2 狠抓医疗环节质量,建立全过程的质量控制体系 基础质量、环节质量、终末质量是医疗质量的三个环节,其中,抓好环节质量控制尤为重要。加大对各项医疗工作制度,如值班交接班、术前讨论、重大手术审批、疑难危重病人会诊和讨论、死亡病例讨论、三级查房等关键制度的检查力度,加强对医疗文件书写等过程各环节的质量管理。把加强对医务人员“三基”的培训考核结果作为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之一,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

  3.3 坚持创新管理 创新是医院发展的原动力,是医院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上求胜的法宝。管理优于技术,在一定技术及规模条件下,管理对于医院而言是非常重要的,而创新管理对于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要。国内外专家认为,企业创造的价值50%以上来自技术创新,另外的50%依靠科学管理,而在技术创新的有效发挥上,又有80%取决于管理。因此,通过管理创新,保持管理上的竞争优势,对医院十分重要。

  总之,随着现代医学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对医院的综合期望值不断提高。医院必须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强化医疗质量管理实现医院的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相关文章